昨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嚴肅整改審計查出的問題,確定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決定深化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會議決定,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選擇部分中央級事業單位,開展為期一年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允許試點單位采取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方式轉移轉化科技成果,所得收入全部留歸單位自主分配。
>>審計整改情況
上交國務院報人大后要公開
日前,201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報告向社會公布。會議指出,對審計查出的問題,一要不折不扣堅決嚴肅整改。各相關部門和單位“一把手”是整改的第一責任人,要列出整改任務清單,排出時間表,實行對賬銷號,10月底向國務院報告整改情況,并在向全國人大報告后對社會公布。
二要通過整改促進穩
增長、調結構。要盤活趴在賬上的存量資金,整合專項、優化增量,切實使寶貴資金用在刀刃上。促進“脫實向虛”的信貸資金歸位,更多投向實體經濟,有效降低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三要著力構建長效機制。克服屢審屢犯的“牛皮癬”。進一步簡政放權,將適合地方管理的事項連同項目確定權和相關資金分配權一并下放。
>>科技成果轉化
使用收益權給創造成果單位
會議強調,必須在強化基礎研究的同時,注重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積極探索把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賦予創造成果的單位,進一步為創新創造松綁加力。
會議決定,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選擇部分中央級事業單位,開展為期一年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允許試點單位采取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方式轉移轉化科技成果,所得收入全部留歸單位自主分配,更多激勵對科技成果創造作出重要貢獻的機構和人員,進一步調動科技人員創新積極性。會議要求,各有關部門要協調聯動,及時跟蹤解決問題,試點成熟后向更大范圍推廣。
>>現場
總理用牛皮癬比喻屢審屢犯
在昨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審計署負責人就審計相關情況作匯報后,李克強翻著手中的材料問:“這里面‘點’了一些部門的名字,有人要‘申訴’嗎?”被“點名”的幾位部委負責人紛紛“回應”、“認賬”。
“審計工作由國務院總理負總責,各位副總理也要根據分工過問整改工作,各部門一把手更是第一責任人,對重大問題要親自抓、親自管。”李克強說。
李克強用“牛皮癬”比喻審計查出的問題。“這次的審計結果,有些是新問題,但大部分都是老毛病,像‘牛皮癬’一樣‘屢審屢犯’。這極大地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他要求,對于審計出的問題,不僅要列出整改的“任務清單”,排出“時間表”,逐個“對賬銷號”,更要建立起整改的長效機制。“各部門的整改工作,不僅要交出‘對賬銷號’的結果,還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著力構建長效機制。”李克強說,“要從制度上杜絕問題一再發生,不能讓政府失信于民。”
支持靜心坐冷板凳的科研者
對于決定深化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的改革試點,引發參會者的熱烈討論。有人稱此“非常有含金量”,還有人評價,這是對科技工作者的“重大利好消息”。李克強梳理了本次改革試點的兩大突破:一是給科研單位“松綁”,二是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
“我們國家是從計劃經濟體制過來的,科研力量基本集中在中央級、省級的科技單位里。他們創造的科技成果,自己沒有處置權、收益權。”李克強說。
討論中,有參會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慮。一位部門負責人提出,如果科研成果的責任人剛好是事業單位的負責人,那么按現有相關政策,對他的股權激勵,可能涉及“違規”。李克強要求相關部門對此要有細化措施,考慮得周全一些,在逐步推進科研機構“去行政化”的同時,跟蹤改革試點,不斷完善有關政策。李克強最后強調,政府通過期權股權激勵科研工作者,但基礎科學研究,決不能因此受到沖擊。他說:“我們用股權、期權獎勵科研成果轉化者的同時,也要加大力度支持鼓勵那些甘愿‘靜下心來坐冷板凳’的基礎科研工作者。”
綜合新華社中國政府網
(原標題:李克強問被點名部門:誰要“申訴”)
(編輯:SN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