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俱杯抽签时间/意甲/欧洲杯2024 法国vs荷兰/萨勒尼塔对威尼斯 - 芬兰乙级联赛ds

魅力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重慶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吉林省 遼寧省 河南省 山東省 安徽省 江蘇省 浙江省 福建省 江西省 陜西省 黑龍江 更多>>
中國新城鎮建設 ? 新聞頻道 > 時政要聞 > 正文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官方微信 投稿熱線:010-57723285

中央書記處領導的百年團體,最近有了新調整

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央書記處領導的百年團體,最近有了新調整撰文| 周宇近日,歐美同學會秘書長易人。據歐美同學會官網消息,中央統戰部信息中心主

原標題:中央書記處領導的百年團體,最近有了新調整

撰文| 周宇

近日,歐美同學會秘書長易人。

據歐美同學會官網消息,中央統戰部信息中心主任王丕君調任歐美同學會秘書長。至此,空缺已近8個月的歐美同學會“大管家”一職終于補缺。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這個坐落在故宮東側、南河沿大街上一座傳統中式四合院中的群團組織,已經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在一般人眼中,這是一個“精英集體”;在會員眼里,這是聯系中央部門的“組織”。

歐美同學會未曾頻繁地曝光在公眾面前,但在2013年那場3000人參加的100年慶典上,習近平親自出席并講話,可見中央對其的重視程度。

走過100年的歷程,歐美同學會到底如何工作,有怎樣的作用?今天,就由多次接觸歐美同學會的政知君幫你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調整:

秘書長易人,副秘書長減一

歐美同學會大門向東開在南河沿大街上,從長安街拐進去50米就是,緊挨著故宮。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大門是傳統的中式大門,相當低調,不仔細看很容易錯過,上面掛了塊歐美同學會的匾。進去之后也都是中式的院落,不過是較為現代的裝修。雖然地方不大,但也有一個能容納一百人左右的大廳,政知君參加的發布會、論壇大都在這個大廳內舉行。

說回這次歐美同學會秘書長的調整。根據公開報道,王丕君今年55歲,此前任中央統戰部信息中心主任。他大學畢業后一直在甘肅蘭州工作,1987年調至團中央。他有長達13年的國新辦工作經驗,從1996年8月至2009年8月。2009年9月,調至中央統戰部。

而歐美同學會之前的秘書長張學軍,已于去年9月離開體制,任新昌集團聯席行政總裁。根據新昌集團官網信息顯示,這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成立于1939年,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建造集團之一,業務涵蓋樓宇建造、土木工程、機電工程、建造管理、室內裝飾及特殊項目、鐵路系統及房地產開發。根據新昌集團發布的公告,張學軍主要負責管理集團中國內地業務,雙方簽訂的是無固定任期服務合同,年薪278.4萬港幣。 此外,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歐美同學會原副秘書長許睢寧已不在官網名單內,副秘書長僅剩張明杰一人。 而細看歐美同學會的領導名單,里面的名字真是如雷貫耳,舉幾個例子,成思危、錢偉長這都是名譽會長,丁肇中、李政道、楊振寧都是海外名譽會長。

政策:

十八大后“老樹發新枝”

歐美同學會1913年10月在北京成立,是留學報國的產物,是愛國主義的象征。由中共中央書記處領導,中央統戰部代管。 2003年,增冠“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名,所以歐美同學會的全稱其實是“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現任會長陳竺。

文章開頭介紹了,中央很重視歐美同學會。這從2013年成立100周年慶典時就能看出來。當時,中央批準了這一慶典,而且規格很高。2013年10月21日,歐美同學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了3000人參加的慶祝大會。

重視還體現在另一個重要方面。去年8月,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歐美同學會(留學人員聯誼會)建設的意見》,主要任務包括健全組織體系、配強工作力量、擴大會員隊伍等等內容。

可不要小看這幾項任務,整個歐美同學會的組織架構因此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都應當建立留學人員組織,創新吸納方式做好會員發展工作等。這意味著歐美同學會的組織將更加緊密、會員將更多,不再“高不可攀”,以實現上述意見中提到的發揮留學報國人才庫作用、發揮建言獻策智囊團作用、發揮民間外交生力軍作用。

規模:

世界范圍內設立15個國別分會

目前,歐美同學會在全國有近8萬名會員,設留意、留法、德奧、留英、中東歐、留加、留蘇、留美、瑞士、北歐、拉美、留日、澳新、朝韓、東南亞和南亞等15個國別分會,以及商會、“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企業家聯誼會等分支機構,在全國主要省區市有30家團體會員,與主要留學國家的100多個留學人員團體建立了密切聯系。

此處要特別提一下“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隨著中國對人才重視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在國外留學的專家紛紛選擇回國工作,有的進體制,有的創業,不一而足。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曾在2015年采訪了中央統戰部歸國留學人才研修班,其中大部分學員都是經歐美同學會推薦的,有不少“千人計劃”專家。很多在國外生活了二三十年的人回國后,找到了事業新的出發點。

就日常工作而言,歐美同學會經常發揮智力優勢,舉辦創新創業峰會、創業大講堂、創新創業大賽等等,還有類似“海歸博士基層創新創業行”等活動。各個分會也有各自的活動,比如“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組織“圓夢中國”系列之海外精英回國考察活動等等。

歷史:

新中國成立初期廣泛聯絡海外學者回國

2013年,習近平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概括表述了該團體的歷史:歐美同學會成立于100年前的民族危難之時,成立伊始就積極踐行愛國思想,組織會員參與愛國民主運動、投身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事業,成為那個時代追求民主、崇尚科學的愛國社團。新中國成立后,歐美同學會積極動員海外學人回國,成為黨和政府領導下的進步社團。改革開放以來,歐美同學會大力實施“報國計劃”,成為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群眾團體。2003年,經中央批準,歐美同學會增冠了“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名,工作領域拓寬到全國,工作對象擴展到全球,成為影響更加廣泛的人民團體。

1913年,在著名學者梁敦彥、周詒春、顏惠慶、王正廷、顧維鈞、葉景莘、詹天佑等人的發起和贊助下,京津兩地的同學會合并,創建歐美同學會,英文名為Western Returned Students' Club。是中國建立時間最早、規模最大,并延續至今的留學人員組織。說到會址,自從1915年以來,歐美同學會的會址就選在了南河沿大街111號的普勝寺,現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1919年8月30日,孫中山出席慶祝中華歐美同學會成立大會時所書

上世紀30年代,歐美同學會會址成為眾多學會的誕生地。例如:中國工程師學會、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化學學會、中華醫學會等都曾借址歐美同學會會所辦公。

新中國成立之初,滯留國外的留學人員約有5000人。1950年,周恩來總理發出了歡迎身居國外的科學家回國參加祖國建設的號召。歐美同學會迅速響應,廣泛聯絡海外學者回國。1952年底,已有2400余人歸國。

“文革”期間,歐美同學會活動中斷。1982年,茅以升、周培源等學長聯名向中央提出歐美同學會恢復活動的請求。恢復活動不久,理事會采納了吸收留學蘇聯、東歐的留學人員入會的建議。進入上世紀90年代,歐美同學會的會務工作重心逐漸由聯誼和學術探討向咨詢和服務傾斜。

從歐美同學會得到的支持上可以看出其重要程度。新中國成立初期,在許多團體被取締或自動解散之時,時任內務部部長謝覺哉親自批準,歐美同學會登記注冊。“文革”結束后,把被占用的會所和上交國庫的存款退還給歐美同學會。還包括為歐美同學會機關定編定崗,實現參照公務員管理,將其列為國家財政撥款單位。

曾任歐美同學會副秘書長的許睢寧專門撰文分析過歐美同學會能夠長期存在的原因,他強調,“對歐美同學會這個組織的關心和支持,實際上是對留學人員群體的關心和支持,是對留學人才的關心和支持。”

分享到:

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